目录:
第一章 革 命 萌 芽
1.我的启蒙教育
2.两次去青浦县城
3.“为什么不能上前面的车厢?”
4.学徒生涯
5.爱国十人团——大罢市
第二章 秋 收 暴 动
1.彷徨
2.革命之初
3.加入国民党
4.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
5.陈云回乡部署秋收暴动,我成为“大学生”
6.箭在弦上,一触即发
7.东乡从抗租到武装暴动
8.西乡小蒸起义和枫泾暴动
第三章 也 是 战 场
1.两次被捕
2.苏州监狱
3.狱中特别支部和同难会
4.震惊国民党司法界的苏州大闹监
5.青商体育会
6.忆夏采曦同志
7.怀念顾达珍同志
第四章 抗 战 风 云
1.抗战初期的青浦
2.青东人民抗日自卫队
3.建立抗日民主政权
4.关于淞沪第三支队
5.重建中共青浦工作委员会
6.统战工作几件事
7.新四军“江抗”东进青浦
8.叶飞同志临别指示
第五章 坚 持 敌 后
1.爱国通商税
2.抗日自卫队和三支队主要战斗纪实
3.章老妈妈拚死救肖黄
4.和地主的一次说理斗争
5.国民党淞沪游击纵队垮台
6.日寇惨无人道大烧杀
7.姚振华冒死护我去上海
第六章 冲破封锁
1.开展反经济封锁的斗争
2.“将来算总账,无法交待”
3.任天石同志二、三事
4.青昆支队失利
第七章 军 部 学 习
1.江南参观团
2.在军部的学习活动
3.
4.陈毅同志:“建设六师为党的模范游击兵团”。
5.
6.六师敌伪军工作委员会
7.陈毅同志的“考试”
第八章
第九章 打 回 青 浦
1.“联抗”部队
2.夜渡黄海回淞沪
3.青浦人民从未屈服
4.陈金生老伯伯
5.营救美国飞行员
6.西渡黄浦江
7.亲爱的家乡,我们回来了
8.鬼子逃跑啦
第十章
第十一章 进 军 山 东
1.莒南休整
2.“老板娘”引起的风波
3.百子坡鬼子缴械
4.泰安万德镇
5.接任一纵队后勤部政委
第十二章 逐 鹿 中 原
1.初战告捷
2.全歼刘仙洲、张灵甫
3.会师平汉路
4.历时半年的艰苦转战
5.豫东大战
6.朱总司令濮阳视察
7.攻下济南——敌三十五军起义
8.改造起义部队 209
9.淮海战场枪、炮、辎重等精良装备,囊括了东北重工业基地。
第十三章 解 放 家 乡
1.受命去松江地委
2.松江十县
3.胜利渡江
4.陈丕显指示:连夜赶往苏州
5.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
6.上海解放了
第十四章 重 整 山 河
1.同心同德收拾烂摊子
2.清匪反霸,安靖地方
3.陈毅市长:大讯前,一定要修好新海塘
4.“共产党真伟大”
5.征收公粮
6.冬季农业生产运动
7.任屯村的血吸虫病
第十五章 巩固政权
1.华东新区土地改革试点
2.黄炎培先生的土改政策调查
3.镇压反革命
4.调任苏南行署
5.与陈云同志彻夜长谈
第十六章 出 管 农 业
1.出任江苏省农林厅党组书记
2.总有一天会弄清楚
3.南通地区的棉粮套种
4.粮食统购统销
5.扑灭飞蝗
6.徐州不是穷山恶水
7.“迎头捕捞,可获丰收?”
第十七章 进驻农院
1.华东农科所的反右斗争
2.关于改革宿迁农业生产
3.农民科学家陈永康
4.农业大跃进和浮夸风
5.农业科学十年规划和农业区划
6.热气腾腾大种样板田
第十八章 友好使者
1.从北京到金边
2.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
3.盛况空前的开幕典礼
4.展览中的几件事
5.“不要辜负祖国亲人的希望”
6.和尚和山民也来看展览
第十九章 农 村 调 查
1.黄志高的媳妇
2.退回了大鲜鱼和鸡蛋
3.“三三见九,还是二五得十”?
4.养猪和养鱼的争论
5.“肚子饿了,只好早收工”
6.陈云同志的三次实地视察和四次座谈会
7.毛主席说:青浦调查很好
8.陈云同志的作风
第二十章 继 续 革 命
1.树立革命家风
2.关于文化大革命
3.“杀敌一万,自伤三千”
4.我不要“交待好”
5.迫害致病的前后
6.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
7.彻底破除旧的思想残余
【摘要】青东人民抗日自卫队
1938年1月,我回到了东乡后,家乡父老异常高兴,他们都围扰前来问长问短,要我想办法来解决这一惊慌混乱的局面。为了安靖地方,保家卫国,我和林锡浦及大革命时期农民纠察队积极分子徐有基、康松山、曹国祥、范甫堂等,在戈思浜村小学内集会研究。讨论结果,大家一致认为,对一般游击队和市镇上的流氓头头,应采取广交朋友的方法,教育他们。如果我们操之过急,他们就会狗急跳墙去投靠敌人。要以化阻力为助力的方法,做好这一工作,这对团结抗日有利。对那些执迷不悟,穷凶极恶,肆意危害人民的土匪,则不能姑息宽容,必需采取断然手段,予以惩戒。当前,我们最主要的一着,是大胆放手发动群众、依靠群众、武装群众,自己掌握枪杆子。我们总结大革命失败的原因。大家一致认为,那时主要是手里没有枪杆子。所有的军队和警察武装,都为阶级敌人垄断。今天一定要自己拿起枪来保卫自己。回想到大革命时,向敌人手里要一支枪,得用性命去拼。现在遍地都是溃军遗弃的枪枝弹药,俯拾即得。组织自卫队的任务是什么?保家。但是,保家就得保国,国亡家则不保,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!”红军远在西北和南方八省。对当前的燃眉之急,远水救不了近火。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,保卫自己的家乡。热烈讨论直至深夜,参加讨论的人越来越多。最后讨论到武装的名称,我说,这是保卫人民利益的人民武装;又是抗日的武装,叫“人民抗日自卫队”吧。大家同意了,我们还决定,从戈思浜村开始,将十八岁以上男子,加上附近村上的一共五十多青壮年,组织起来,准备期为一个礼拜。到时,就得拿起枪来白天站岗,晚上巡逻。买枪的钱,由地主负担,先由农民垫出,待以后还租时扣回。一个礼拜后,雄纠纠气昂昂的戈思浜村人民抗日自卫队成立了,青年农民康则焘为队长。不久,蔡家巷村人民抗日自卫队,在大革命时农民纠察队积极分子蔡礼庭及该村青年朱大泾、吴士昌、朱之绶等带领下,也宣告成立了。东西两地自卫队,样子做得很好,影响很大,各地纷纷响应。就像大革命时农民协会一样,抗日自卫队风起云涌般地建立起来。不同的是,过去农民协会是空手的,现在的抗日自卫队都有了枪。我们十年来梦想着的人民武装,一朝实现,这真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。群众的兴奋情绪,可想而知了。
抗日人民自卫队成立后,站岗放哨、打土匪、捉坏蛋,并且实行戒赌、戒烟、戒娼,肃清社会风气。戈思浜人民抗日自卫队成立不久,就打死了一个来犯的土匪并缴了一支枪。蔡家巷的人民抗日自卫队,也把前来抢劫的姚文鼎部的许连生捉住,游乡示众。这两件事,长了人民的志气,自卫队的威信更高了,连地方人民间发生纠纷,也都前来请求解决。
抗日人民自卫队还带动群众,动手掩埋了散落各地的尸体,为环境卫生和人民身体健康,促进生产,做了一件大好事。
以后,人民抗日自卫队改组为区常备队、乡村常备队和后备队,形成了三级建军制度,成为后来组建三支队的坚实基础。这支队伍在艰苦斗争的岁月里,始终跟着党走,直到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,为人民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。
人民抗日自卫队影响日大,不少人都来靠拢。我们亦以武装为后盾,开展统战活动。1938年3月初,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直辖第二大队,由殷丹天率领到达青浦东乡蟠龙镇。当时殷要该镇的帮会头子王友生介绍和我认识。见面后,殷提出要我和他共同召开一次交朋友会议。为了促进团结,共同抗日,我同意了。三月中旬,假借盘龙镇东面的陈家祠堂,召开了沪西近郊、青浦东乡的所有头面人物的交朋友大会。出席的人有:国民党上海市党部西郊区党部常委候宝,七宝镇虹桥地区的游击队长杨国才,枪打北新泾汉奸曹家友的赵季昌、冯帮佐,黄渡镇的冯庸卿,重固的余辉华,八区的王师龙,青浦北门外的杨纪良等数十人。每人各带卫士,济济一堂,盛况空前。这次大会不作任何仪式,采取自由交谈的方法。一时,豪情奔放,气氛热烈。在会场上最活跃的人除了我,就算殷丹天了。他说,忠义救国军是国军,粮饷都是由政府拨给的,不向地方上收捐派税。宣称自己是戴笠最亲信的门生。一再说:“上海的杜老板(杜月笙)也很看得起我!如果上海有什么事,只要我到杜老板面前说一句话,就可大事化小事,小事化无事。”王友生从旁附和,一意奉承。我在这次大会上只强调,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战,抗战必胜;破坏团结,各自分裂,抗战就不能取得胜利!会议虽只进行了一天,但气氛始终是十分融洽。
通过这次交朋友大会,在松江北部、上海西郊、嘉定西北、青浦以东及昆山以南地区,我们交到了许多新朋友,开创了共同抗日的新局面。殷丹天的诡计并未得逞,他原以为一吹一捧,就能拉到很多人。而当时人们对国民党信心不足,却对共产充满期望。我们交的这许多新朋友,不久都成为青东抗日武装——三支队的主要骨干。不少人在抗战期间,在与日、伪顽反复艰苦斗争中,英勇牺牲,为民族生存和人民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。那些帮会头头,也有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刻,帮助过我党干部,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好事。我深刻地体会到,党教育我们要广交朋友,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,建立一致对外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、政策,是完全正确英明的。解放后,陈云同志告诉我,陈老总在延安向中央报告工作时,曾充分肯定了青浦统战交朋友,发展抗日自卫武装的作法和经验。